由香港藝術館與著名本地設計師劉小康聯合策展的「香港藝術︰客席策展」系列之「字由人──漢字創意集」展覽,9 月 9 日至起在香港藝術館舉行,並邀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客席教授陳育強教授擔任展覽顧問。是次展覽以漢字為主題,透過逾百組香港藝術館、私人藏家及機構不同媒介的展品,展示漢字在日常生活、商業及藝術創作上的應用,以及呈現在亞洲的當代漢字創意。
中國漢字流傳三千多年,其結構和形態獨特,於歷朝歷代中成為文人和書法家創作的重要載體和素材。各地在漢字的應用上都有不同的發展,種種創意可見於匠人、藝術家、文人及書法家的作品中,亦在民間百姓的日常生活如遊戲、宗教、節日、吉慶中體現。透過對不同領域的漢字研究成果,展覽展示漢字在人文生活及當代創作上的價值,讓觀眾以多重視野探尋漢字、書法、創作與藝術的關係。
(日本藝術家川尾朋子和池田航成的數碼錄像及攝影作品《Traces》)
展覽獲得眾多藝術家、藏家及機構的支持,展品種類多元化,包括書法、印章、印刷品、攝影、錄像及多媒體裝置等,作品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日本及韓國的藝術家。
精選展品包括在清代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印刷、由英華書院收藏的一套《舊約全書》,這項珍貴展品是以被譽為十九世紀最完整的一套中文活字──「香港字」印刷而成;李漢所寫的「李漢港楷」手稿;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的《英文書法七言聯》及魏立剛的《無題》;香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的數碼動畫《意在山林》,以及馮兆華(華戈)及雷超榮的電影題字等。
(香港藝術家洪強與他的機械裝置作品《控制狂(v.2)》)
客席策展人亦邀請了四位本地藝術家陳育強教授、洪強、鍾緯正和劉學成以作品回應展覽主題。
有關「香港藝術︰客席策展」展覽系列
香港藝術館一直致力透過藏品研究和展覽,梳理和呈現香港藝術的獨特面貌。為結集更多藝術界的力量,豐富對香港藝術的闡釋,藝術館於 2018 年推出「香港藝術︰客席策展」展覽系列,徵集策展計劃方案,呼應藝術館的年度研究主題,並希望透過與客席策展人的合作,廣納不同的觀點,深耕研究結果,多角度呈現當代香港文化藝術的面貌。
香港藝術館將限制入場人數。所有人士進入博物館前必須利用手機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並須符合「疫苗通行證」實施的相關要求,豁免人士除外。
有關「疫苗通行證」的詳情可參閱
http://www.coronavirus.gov.hk/pdf/vp_t1_CHI.pdf。
所有獲豁免人士必須填寫表格登記其個人資料和到訪日期及時間。因應此安排需時核實個人資料,獲豁免人士輪候使用公共服務或進入有關場所的時間可能會較長,署方建議市民提早到達,希望市民諒解。署方亦鼓勵獲豁免人士盡量利用「安心出行」,以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