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 Site 藝術空間榮幸宣布,機構正式於鰂魚涌現址十樓增設展覽空間,專注舉辦實驗性及強調進程的展覽項目。新增空間的首場展覽為香港藝術家鄺鎮禧個展「備註 PS」(5 月 11 日,下午 6 至 8 時開幕),由高穎琳策劃,將展示四件全新委約作品。
「備註」是常見於文字通訊結尾的附加補充。藝術家視之為外部微批,在為原文提供替代閱讀方式的同時,拋出與原文相關問題的引子。微批的重點在於擾亂慣性並挑釁固化的思考。因此,展覽作為咬嚙性的存在,將叩問不被懷疑的尋常,比喻着 Para Site 十樓空間與原有二十二樓空間的關係。
(《解圖》|2023 年|打磨的 Para Site 出版物、啞光調混劑。攝影:黃百亨)
「備註 PS」作為 Para Site 新空間的開幕展覽,將思考機構作為藝術家自發替代空間的複雜歷史。展覽斟酌 Para Site 在成長至具代表性當代藝文機構的進程中,如何在保持國際視野與回饋本地藝術工業之間取得平衡,同時在急速改變的社會環境中自處。
(《台階》|2023 年|輕砂磚、混凝土、金屬支架。攝影:鄺鎮禧)
新展覽空間由 COLLECTIVE 設計,而展覽內其中一件委約裝置作品《台階》則沿用了空間裝修時遺留的瓦礫。裝置成為原本互不相通的兩個房間之間的通道,以及訪客穿越新空間的踏腳石。此作品於展覽完結後會保留於空間中作恆常展示。
(《消光@PS》|2023 年|燈、超聲波遙距感應器、塑料外殼。攝影:黃百亨)
鄺鎮禧的作品常常涉及物料意義與符號的解讀,簡潔的呈現尤像糖衣,包裹着一針見血的批判,帶有戲謔式的趣味。承接 2021 至 2022 年 Para Site 舉辦的「工作室+文獻庫計劃」,今年一月,鄺鎮禧受邀以 Para Site 的十樓空間作為臨時工作室駐場。在為期四個月的駐留中,藝術家以日誌形式紀錄其場域特定的創作過程,並於 Para Site 社交平台發表。今年二月,他舉辦了工作室開放日,以及與 Haptic Collision 合作的現場聲音表演。
- 展品由藝術家提供。受 Para Site 藝術空間委託創作
藝術家簡介
鄺鎮禧(1987 年生於香港;現居住、工作於香港)的創作特質具備了冷靜而敏銳的觀察,作品自日常提取了對應於事物結構的樣態,並透露出物件與自身脈絡間運作的斷層。在這樣的觀念下,其創作涵蓋繪畫、裝置及影像作品,在不同形式中呈現強化和抵消之間的張力。
曾於國內外機構舉辦展覽,包括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2022 年)、蘇黎世 Last Tango 藝術協會(2020、2018 年)、香港牛棚藝術村(2019、2013 年)、北京泰康空間(2018 年)、曼徹斯特東亞與東南亞當代藝術中心(原華人當代藝術中心,2017 年)、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2015 年)、香港 1a 空間(2008 年)等。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