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以传统粤剧故事为蓝本切入,逐渐演变至近代粤剧的演出风格,在坚守的传统上以创新点缀,剧中三人角色犹如展示了粤剧的过去、今世与未来,反映了青年粤剧演员对传统戏曲的未来展望,向观众呈现粤剧的流变与发展,为戏曲的未来发掘全新方向。
全剧在剧本编排上,依循霸王项羽的时间线,从霸王回营到四面楚歌,再从虞姬舞剑到霸王自刎,层层递进,将悲剧逐级引向高潮。整部戏曲偏向着重霸王项羽的内心想法,而非以虞姬作主线,集中刻划霸王与虞姬之情,为观众呈现《霸王别姬》新的敍事面向。
故事以传统粤剧表演程式「走四门」、「跳大架」作为序幕,并以「中州韵」演绎,配合粤剧锣鼓,保留传统精髓,显示年轻戏曲演员锐意创新而又不忘传统,继承于根底,创新于无形。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虽然简单干净,实则蕴含着不简单构思的感觉,配合近代音乐、灯光的运用等贯穿全剧,令此剧增添不少时代感。音乐上,在项羽入帐与虞姬对饮的情节中,编者逐渐糅合当代粤剧特色,如梆黄交替、小曲牌子穿插运用,并以「广州话」作为唱念基础;中段将舞台交给乐师们,演绎一幕两军大战的场口,让观众有如置身于战场一样;及后的〈乌騅〉及〈乌江自刎〉两节,不仅加强霸王项羽、虞姬及士兵的心理刻划,更透过创作新曲,尝试在传统旋律上加以推进。演员为了力求达致表演更上一层,不断尝试创新,加插了特别的身段及舞蹈形体动作,将角色营造得更立体。
由霸王回营掀起序幕,一幕幕与虞姬的对饮当歌,到后来霸王在英雄末路时表现出悲壮之气,虞姬义无反顾自刎殉情之凄美,烘托出项羽有血有泪的形象,不再只是一个败走乌江、心灵脆弱的悲剧英雄。故事最后更留有伏笔,值得让观众去思考霸王的最终抉择和编者的心思。整部作品以粤剧传统及创新交替出现的手法演绎,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粤剧的套路及唱腔,以此展示创作团队对传统粤剧演绎技法的秉承与尊重,另一方面则表现对粤剧的铺排或情节能产生无限的可能。
此剧曾获邀参与亚洲多个城市之艺术节,屡获殊荣。
所获殊荣:
- 2022 年北京纪念中国小剧场戏剧 40 周年系列活动「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之 40 台剧目奖」
- 2018 第五届及 2019 年第六届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2018 年首届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2017 年度最佳小剧场戏曲奖」
语言:
以剧种地方语言演出,辅有中英文字幕
* 进入场地前必须扫描「安心出行」场所二维码。如获豁免使用「安心出行」,职员将协助登记个人资料。
* 进入场地前必须出示疫苗通行证、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或相关康复/感染证明。访客须接种最少两剂或三剂(接种第二剂满六个月)疫苗。职员将协助 12 岁以下没有成年人陪同的儿童、疫苗接种纪录或医学豁免证明书上没有由香港发出的相关二维码的人士登记个人资料。
*
于场地内须全程戴口罩。
艺术团队:
监制:钟珍珍*
编剧、导演、编曲:黎耀威、黄宝萱
主演:黎耀威、黄宝萱、吴立熙
*西九文化区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