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本年再次举行!我们诚邀你参与今年 3 月 25 日(星期六)晚上 8 时 30 分举行的「地球一小时 2023」。今年活动继续以「生活态度」为主题,再次集中湿地生境,更深入探讨如何于不同范畴守护生态,为地球带来正向转变。我们亦将于 2023 年 3 月 25 日当日于西九文化区举办「地球一小时嘉年华」及熄灯仪式。当日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工作坊、绿色市集、教育工作坊等,欢迎公众参加!我们亦将于晚上 8 时开始于线上直播熄灯仪式,欢迎大众参与,一起在 8 时 30 分见熄灯时刻。请追踪我们的 Instagram 及 Facebook,留意最新消息。
我们希望大家参与,承诺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共同实践绿色生活态度,从而为下一代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
湿地是应对现今不少环境问题的「自然为本」解决方案,能像海绵一样具储水功能,同时亦是庞大的天然储碳库,有助为我们的城市、地区以至地球建立针对气候变迁的抵御力,更为不少野生物种提供栖息之所。
适逢 2023 年为米埔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我们想透过这次活动,向大众分享本会于米埔的保育工作,以及成功管理这片珍贵湿地资源的丰富点滴,展示湿地保育对自然环境的长远重要性。我们相信米埔可成为「北部都会区」的可持续发展典范,突显了若好好保护湿地,将为自然及人类带来重大裨益。
始于 2007 年的「地球一小时」从来都并不止于一小时的熄灯仪式。为了拯救湿地及大自然,我们应该付出更多。
简单如改变生活方式及生活小习惯,已是踏出了第一步!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方面,皆源于大自然,所以日常生活上的各种小习惯,均足以造成影响。如果更多人愿意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将可缔造正面影响,最终令大自然受惠。
我们深信保护自然生态需要各界携手合作,商界、社团机构、学校、个人的支持及行动皆不可少,而我们亦付以实践,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地球缔造正向转变。除了在平日实践绿色的生活习惯,我们亦鼓励大家捐款支持我们的保育工作。
让我们一同携手,以生活态度守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