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藝學院署理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院長袁卓華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屯⾨) 資訊科技系副系主任羅國豪,將與觀眾分享他們的舞台科藝教學經驗與科藝教育的前瞻。
主講:羅國豪^^、袁卓華*
$100
門票現已於art-mate公開發售
https://www.art-mate.net/doc/62423
講者簡介:
羅國豪
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及舞台科藝學院(現名 舞台及製作藝術),學位主修「音響設計及音樂錄音」;及後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多媒體科藝理學碩士。
前任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主席(2012-2016 年度),任內曾舉辦和監製多個舞台科藝相關的大型製作及展覽,包括 香港舞台設計展《舞台上的平行空間》、「布拉格舞台設計四年展」、「國際燈光研討會」等,亦有出版舞台幕後製作紀錄刊物──《幕後起底》(Back to Back in Black)。 現為【香港戲劇協會】幹事會成員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界別審批員。
羅氏曾參與音響設計的演出包括 《列女傳》、《諸神會》、《72A》、《錦獸豪庭》等,近作有《看不見的城市/拾日譚》、《夜奔》(柏林演出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及《中國建築 100 年》(米蘭演出 Piccolo Teatro Grassi)。
早於 1992 年,羅氏以《小孩子與大自然》奪得「TVB 樂韻兒歌創作大賽」冠軍;其他填詞作品包括《泡沫》及《戀愛 Entertaining》等。
現職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副系主任,致力於多媒體及舞台幕後技術人員培訓工作。羅自 2011 年起創辦了一系列《多媒體娛樂節目》,包括 2011 年的《電幻狂想曲》、2012 年的《2012》、2013 年的《我的香港》、2014 年的《我們的快樂時代》 、2015 年的《給十年後的我》、2016 年的《香港製造》及 2021 年的《開始終結再開始》。
袁卓華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署理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院長,擁有超過20年香港及海外聲音設計經驗。袁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以優異成積獲一級榮譽藝術學士學位,主修舞台科藝。後獲尤德爵士基金獎學金,赴美留學,於加州藝術學院獲頒聲音設計碩士,又於美國藍斯里爾理工學院建築系獲建築聲學研究碩士。
袁氏憑香港話劇團《梨花夢》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最佳音響設計。亦是其中一位香港代表參加 2011 年布拉格四年展的舞台設計師。
2018 年加入香港演藝學院前,曾任職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經理(技術及製作)。作為多產的聲音設計師,袁氏曾獲香港藝術節委約監製及創作多媒體音樂劇場作品 Primary Shapes:《解/不/了/解/不》;曾為澳門新濠天地的《天幕龍騰》大型廣角 3D 全景多媒體展示,製作 52 聲道環迴音景設計;亦為金鐘太古廣場製作原創音樂及多聲道音景設計。其他著名多媒體作品包括《二三乘七三等於一六七九》 及《五晤悟吾》。除此之外,他曾與馮程程及譚偉平共同創作跨媒界作品《親密》,透過雙耳聲境作平行敍事的聲音設計。
除了專業實踐外,袁氏還參與多個國際性會議,包括美國音響工程協會、美國聲學學會、學院舉辦的實踐研究國際研討會。
^^ 承蒙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允許參與是次製作
*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允許參與是次製作